无障碍浏览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市政府网
W020210205569011238309.png

十佳医德模范——市中医院电诊科主任王新宇

时间: 2013-11-14 00:00 来源:九台市委宣传部
【字体: 打印

王新宇,女,本科学历,1971年生,毕业于北华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4月,进入九台市中医院电诊科,1998年3月―1999年3月,进入长春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2006年12月任命为电诊科副主任,2008年3月―2009年3月,进入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2012年6月担任电诊科主任至今。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牢记“大医精诚”古训,秉承杏林遗风,对医技精益求精,对患者一腔热情。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于律己,勤于奉献,廉洁行医,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她将全部的身心扑在岗位上,一门心思干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多年来,王新宇始终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医院、给了患者。一年365天,她每天工作时间少则七八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几乎全天都在和医院、病人打交道。不管是下夜班,还是公休日,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漆黑冬夜,无论什么时间,一旦医院有紧急事情,一旦有病人出现危急情况,她总是以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开展工作。2012年6月正式担任九台市中医院电诊科副主任,为了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她每天深入到基层工作中了解情况,晚上翻阅文件、查看资料,在上任三个月时间里她几乎每晚都工作到深夜,有时还吃住在医院,就是这样一种责任感,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受到全院职工的广泛赞扬,也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她深知,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召唤,竭尽所能奉献自己的一切就是一名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也是作为一名优秀医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正是这种“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工作精神,使她对待患者如亲人更似亲人。在全国普遍呼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时,她提出“带着感情对患者,以病人为服务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零距离沟通”、“亲情化服务”的人性化服务。在临床工作中,她总是习惯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在医院开会时她经常说:“对于我们医务人员,面对患者也就是面对弱者,要进行换位思考,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转化为一种动力,要以关怀式语言接触病人,人性化服务渗透医疗,尤其面对的大多数是不大富裕的农村患者,我们更要一视同仁,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她把医患沟通当作临床一线的重点工作来抓,为科室人员订阅书籍,协调医院邀请专家来我院讲课,组织科员收看沟通方面录像片,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她自己也积极与患者沟通,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向患者揭示病情,建议经济可行的诊疗方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医者德为先的高尚情操”,是王新宇一贯的宗旨。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她认真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务人员五不准”以及“文明市民公约”。并从古代中医名家为医做人之道中吸取精神营养,把中医前辈精诚做人,悬壶济世的精髓与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在一起,广纳古今中外优质临床服务理念,廉洁自律,筑牢道德防线。在工作中,严把廉洁关,努力做到洁身自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她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的精神,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先后被评为九台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优秀医务工作者的称号。 多年来,她在抓好科室管理的同时一直从事影像与临床关系的研究工作,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康复起来,她博览古今专业名著,结合临床经验,悉心求索。提高了病人的疾病检出率和手术病理符合率,间接提高了病人的生命生活质量,达到省先进水平。 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王新宇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以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无私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迈出了不平凡的路程。

/>

编 辑 :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