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市政府网
W020210205569011238309.png

带头创业求发展,一心为民谋福利——张春丽

时间: 2012-10-13 00:00 来源:九台市政府网站
【字体: 打印

36岁的张春丽是一名党员,现任沐石河镇齐家村妇代会主任兼八社主任,2004年3月担任齐家村养猪协会会长。做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做为一名普通的妇女干部,她始终感到自己太渺小,既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感人的事迹,只是履行了一名党员和一名农村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给乡亲们办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全市上下“培育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的改革大潮中,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张春丽从自身实际出发,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认准养猪这条道,咬定青山不放松 张春丽常常感到能帮百姓赚点钱,把日子富起来,这是她最大的心愿,也是她最高的追求。做为一名普通党员,做为一名基层干部,她常常觉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官不大小,干事就行。她既当妇女主任,又当社长,同时还兼管全村的计生工作。论官衔没有一个能拿上手的,但她却把这些看得很重,因为这是组织和群众对她的信任,头顶上的官衔是组织交给她为群众服务的一项职责。对她而言,无论是践行“三个代表”,还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关键的是怎么能把群众的日子富起来。这么多年来也是她一直认真想和努力做的。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都把群众能否过上好生活当作头等大事。而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村致富的步伐还是比较慢,群众小农思想意识还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当群众领头人的张春丽来说,必须先给群众做出榜样,领着干,群众才能信服,才能跟着一起走。可选择什么样的致富项目呢?经过不断的尝试、摸索,在2000年初,她决定把发展生猪产业作为全社的重点。因为在这以前她们社有几个大饲养户,发展养猪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近几年生猪产业的发展势头一直很好,所以她下决心要把这个产业搞起来。对群众而言,党员迈什么步,群众走什么路。老百姓得眼见为实,他们才能干。为了给村民趟出一条路子,她决定先带头上养猪项目。当时因家里没有人手,她便说服了公公放下了村上工作近三十三年的会计生涯,离岗回家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全市上下开展创业活动以来,市委宣传部曾多次宣传,报导过她们,并为我们送来一些科技书籍,在精神上给了她们很大支持;镇包保队员也经常来她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她的养猪终于成功了,目前她家猪舍扩建总长达40米,建筑面积达200m2存栏150头,年出栏可达400头以上,年纯收入近5万元,在当地也可以算上一个暴发户了。为了补充人手,她又说服了丈夫放弃了每天六七十元的瓦工活。当很多亲朋好友对她丈夫放弃大技工表示惋惜时,都建议不如让她辞职在家。其实社主任的工资一年只有1800元,最适合放弃本职工作的应该是她。但是张春丽深知,如果她放弃了,那就等于放弃了全社的53户农民,放弃了全社53户农民的希望。 张春丽用自家的养猪实践说明和教育了身边的群众,她的养猪经历感染了临近的群众,在她的鼓励和发动下,本社社员都认准了养猪这个致富项目,全社53户有44户打算养猪。看着大家的热情劲儿,她打心眼里高兴,她的良苦用心终于盼来了这一天。然而养猪的资金却成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建猪舍需用钱,引进仔猪,购进饲料需用钱,这对于本不宽裕的很多农户来说,一下子拿出万八千着实很难,但是要想发展,要想较大规模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是难以保证的。经过入户座谈一算,要想达到各个饲养户的要求,全社共需贷款资金近60万元。为了能激发群众养猪的积极性,她决定找信用计贷款。通过信贷员出面她与信用社领导座谈养猪前景、发展规模、说谈还款计划,并表明对还款有足够的信心。信用社经过考查,通过联保为原养猪大户和经济状况较好的户发放贷款22万元,其余款项有待考虑。望着新上项目农户渴求的目光,听着他们诚恳的许诺,张春丽坐不住了,因为她深知最想帮助的就是这些刚起步的户。于是她再次找到信用社,要求为新上项目农户担保。可面对信用社主任的提问,她无言以对,是啊,拿什么做抵押呢?房产、工资、存折都微不足道。她沉默了,也差点掉下泪来,平生头一次感到自己脆弱。片刻间她抬起头郑重地说:“我以党性和人格做抵押,确保按时还款”。看着她满脸激动的严肃劲,信用社的领导也认真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拿这个做抵押的,但考虑你对群众的真情实意,实在难得可贵,情意无价,就算是用你真情做抵押吧!”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多方支持下,镇领导多次到卢家信用社,以镇党委、镇政府的名义做后盾,肯请信用社给予贷款,确保这些养殖户发展养猪事业。就这样,张春丽以第一担保人的身份为养猪户担保养猪贷款38万元。 为了使投入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回报,确保贷款如期偿还,她四下帮助养殖户购进仔猪良种,联系厂家饲料,对新上项目的养猪户格外上心,对个别贫困养猪户她更是特殊关照。有时自家猪有病她都顾不上,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些贫困户身上,因为她认为这些人赔不起,一旦养不起来,贷款还不还是次要的,整个家底都赔上了,死的心都会有,所以决不能让他们出现任何闪失。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从开春到年底,44户养猪户不但都养起了猪,而且贷款也还上近50万元,其余10万元靠她东挪西借全部还清。这样不禁赢得了声誉,也为下一年贷款创造了条件。 齐家村八社的养猪发展起来了,而张春丽却累瘦了,晒黑了。是的,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毕竟有限,把大家的能力都发挥出来,养猪这项产业才能越做越大。张春丽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2004年3月,张春丽组织成立了齐家村养猪协会,领导小组由养猪创始户、养猪大户和养猪技术权威组成,并吸收全部养猪户为会员。养猪协会有章程,有制度,各尽其职,各负其现。大家选举张春丽为会长,做为会长,她勇挑重担,主要负责联保贷款和帮抚这块,确保养猪户都能贷足款,贫困户想养猪也能贷上款;副会长张永新兼养猪经济人主要联系仔猪购进和生猪销路;老党员张永志和积极分子张立东主要负责饲料引进和疾病防疫。与此同时她还定期组织会员座谈和交流,主要内容以新品种引进、市场行情预测、流行病防治为主,因为在她看来,有些实际经验和摸索出的土方法有时比专家讲的更容易叫群众接受。

 

有了协会这个坚强的后盾,养猪户没有了后顾之忧,放心的同时,也放开了手脚。现在,齐家8社共有53户,已有48户养猪,全社存栏生猪3000头左右,年出栏8000头以上,创产值800多万元,纯收入10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3000元,年转移玉米400多万斤。全社猪舍总长近千米,生猪主要销往金锣,吉、长两市及山东,关内等地。在8社的辐射带动下,相领的五、六、七社也发展了起来,逐步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科学管理的育肥基地。对此,省、市电视台多次报导,大小商贩也络绎不绝,一时间齐家猪协会名声大振。 认准目标向前走 齐家村养猪出了名,但加工和运输却成了问题。十几年的低压电供不上使用,几十年的老道泥泞不堪,养猪屯成了河泥屯。针对以上情况,张春丽首先从办电抓起,供助全镇高低压线路改造,她召开大会组织群众出义务工,以节省资金,在会上我与大家认真算帐:别的社图省事承包给了电工,咱们自己干可节省3000元左右。看到她这么诚恳,大伙都同意自己干。这样可把她忙活坏了,分工、派工、组织人员喊号子,大活小活都不离现场。当时最难的还是人工放树,既要保证人身安全,还要保护家宅和财产安全,必要时得做群众工作。这样历时22天,全社的高低压线改造成终于完成了,人工放树103棵,共立电杆66棵,扯拉电线2000多米,而此时她的嗓子却哑的说不出话来,但当她想到线路改完后,全社可以新上好几家加工厂时,她觉得这点太值了。

 

电改完后,张春丽又要开始修路了。几年来,通往八社的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天道路泥泞难以通车,这对仔猪引进及成猪销售等都是很大影响。对此,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不但帮助协调水泥管子,而且派包片领导及包项党委成员亲自到她村帮助协调解决。面对这种情况,她多次召开会员大会、群众大会,用事实说服大家。然而修路并非安电,需个把月就能修完。齐家村八社地处齐家村东北角,修路要到牛头山取石,而且必须利用冬季从水库冰面上跑车。这样在别人还沉醉于猫冬气氛中时,她率领在家开始动工了,家有车的,给点油钱;能出力的,全部上一线。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她每天出工是:早上6点半,晚上看不见,中午啃方便面,十冬腊月顶风站。脸冻得扒了一层皮,手冻得象猫咬一样,但她丝毫没有感到冷。群众的热情融化了她,大家的干劲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是的,通过与这些养殖户亲密接触,通过与全社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她深深的感到没有不听话的群众,只有不称职的干部。为了大家,苦点累点值啊!就这样,她带领大家干着、看着、喊着、相互关照着,每天上工都忙活一身汗,每天回家时又变成透心、凉,从2002年起,利用三个冬闲时间,她带领协会会员和本社社员,义务也工拉山皮石、黄沙1000余车,修屯路3000多延长米,确保道路畅通,雨雪天都能通车。看到今天平整的屯道、硬挺的沙石路,很多群众都说:只要张春丽带头,只要协会牵头,让我们干什么都行。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妇女代表、养猪协会会长,听着这些温暖的话语,看着这些憨厚可亲的群众,张春丽还能说什么呢?她只有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带领他们朝着小康之路走下去。

齐家村的养猪模式,惊动了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及市畜牧局,对此他们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镇党委、镇政府就修路方面协调资金10万元,给他们修了一座桥梁,这对他们这些养殖衣都是很大推动。大家都说咱们自身发家治富,钱揣进自己腰包,而各级政府给予我们这么大支持,还是共产党好啊!是的,这是广大养殖户的肺腑之言,也是各村老百姓共同的心声。张春丽觉得她只是做一些普普通通的事,尽了一个党员的责任,不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九台市优秀妇女干部,九台市先进协调工作者,长春市十佳女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长春市“三八”红旗手。她所带动发展起来的养殖业也得到了相关的帮抚和关注,省、市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先后有九台新闻、长春宣教中心、长春新闻,希望田野,吉林省电视台的百姓生活等栏目做过节目及走该。面对这些荣誉,张春丽感到很惭愧,她觉得自身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既然各级政府把她推在了前面,她既然先进性教育活动给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她就要一直朝前走去,胜不骄嬉,败不气馁,做一名扎扎实实的协会会长,把齐家村养猪这项事业踏踏实实地发展起来。

编 辑 :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