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市政府网
W020210205569011238309.png

创业先锋带头人——王树清

时间: 2012-10-22 00:00 来源:九台市政府网站
【字体: 打印

在开发区三盛村有一位思想进步、勤劳朴实的年轻人,被评为第六届创业先锋典型人物。他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筑就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他就是王树清,是富了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黑土地,没有忘记曾一起耕耘的农民兄弟,没有忘记给予他无数关怀的父老乡亲,他把对他们的爱,化作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可歌事迹。 一、在泥泞中跋涉 人们常说:“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困难低头。”在王树清童年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困,只上到高中,他就离开了心爱的校园,为了生活,他和父亲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1999年春,王树清结了婚。本想能有个人照顾这个家,为父子俩做一口舒心饭,再努力干几年活,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可是,随着孩子的降生,生活面临着窘境,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穷则思变,王树清心底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意识,要想改变生活,就得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去创造。这个朴实的想法,成为支撑他克服困难和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定信念。 二、艰苦的创业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树清看到村民们种地需要种子和化肥,而现在市场上假种子和假化肥让村民很头痛,一是瞎钱二瞎地。怎样才能让村民买到放心种子和化肥呢?王树清看准时机,四处筹措资金,在兴隆山和卡伦成立两个种子化肥点。并且亲自去外地生产厂家选购优良种子和高效的化肥。几年来他以诚实守信的原则,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化肥,所经销的种子化肥无一例因质量问题返回。赢得广大村民的交口称誉。 机会永远属于那些努力拼搏、寻求改变命运的人。王树清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三、走出一条致富路 “满足过去,就是停止追求,我要追求并且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是王树清常说的一句话。已有了成功经验的他开始了解市场,把事业的目光投向养殖业,决心在养殖业上搏一搏。2007年,王树清经过了近一年的市场调查和筹划,克服了重重困难,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在卡伦镇孙家一社办起了九台博大牧业种鸡繁育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年繁育AA+品种鸡约1200万只,年利润100余万元。他除了聘用的技术工人外,其他工人全部来自于附近村屯,目前用工人数达40多人。从而解决了周围村民的就业问题,使他们的经济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 四、做致富的领路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08年王树清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看着日子过得还不宽裕的乡亲们,王树清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帮助村民,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许多实际困难。 几年来,通过向养鸡户赊饲料、鸡雏和养鸡设备及鸡病防疫,共扶持贫困户几十户,辐射全镇,并先后多次负责带领养鸡典型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形成了墙内开花墙外红的喜人局面。 五、要为教育出把力 通过王树清的不懈努力,他不但事业上红红火火,在学习上也不放松。2009年他顺利通过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入学考试,被吉林农大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他说,他要运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武装头脑,带领全村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王树清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三盛村有许多学生因为家里没钱,读不起高中,只读完初中就终止了学业。回想自己求学时的经历,王树清深受震撼。了解到朱造军父亲走失,母亲智残,跟年迈的姥姥一起生活,曾辍学一年砍柴卖钱,一日三餐光啃馒头;另一名学生宋文,一家五口租住一个不足30平米的房子,靠父亲一人支撑全家,他找到这两名同学,当即捐助1000元,并表示只要经济有困难就找他。两年过去了,看到这两名学生努力学习,王树清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王树清富了,现如今是拥有固定资产近百万,但他没有停止事业的脚步,更没有终止对社会的回报。在致富路上,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

编 辑 :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