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被吉林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自经开区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唯此唯大上项目,重中之重开发区”的工作思路,集全市之力打造经开区建设平台,使开发建设不断提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并进入全省先进经开区行列。 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位于长吉经济带上,是长吉经济一体化东扩西移的重要“支撑点”和“接力站”。我省正在规划建设长吉图开放开发带动先导区,长春市正在规划建设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和长春市两个先导区的叠加区域,已经成为吉林省及长春市两个先导区的优先发展区域。同时,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也是长吉经济带和沈哈经济带的交汇区,属东北振兴的核心区域。 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国道102线、长吉高速公路、省道101线(吉长北线)、长图铁路、长石公路、正在建设的长吉城际高速铁路、已经规划的长春至龙嘉机场的快速路、长春至龙嘉机场的轻轨、九双公路、卡伦湖大街和长春龙嘉机场构筑了“八横两纵一空”的立体化交通格局,形成了陆空齐备的交通优势。 2010年,是九台市“两城两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九台市城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转型之年。作为九台西部的发展龙头,承载了无数光荣与梦想的九台经开区,历史性地成为了经济转型的先行者。新的发展任务,新的发展战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经开区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责任。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九台市“两城两区”发展新战略,紧扣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量的突破、质的提升,切实承担起了九台改革先行“探路者”和工业经济“领跑者”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以卡伦滨湖生态新城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规划、平台、项目、机制建设抓落实,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使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先导和龙头。今年,开发区积极吸收和借鉴南方先进开发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规划。开发区规划部门数次到山东临沂等地考察,站在现实和历史的角度,不仅适应“长吉图”、“长东北”的战略需求,更体现“两城两区”的发展战略需要,通盘考虑开发区未来发展,科学谋划和定位卡伦湖生态新城的规划发展,完成了卡伦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环湖、滨河景观规划,现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 为了保障项目落地,超前解决土地问题,开发区进一步加快了平台建设。今年上半年,开发区收储土地229.8公顷。批复建设用地75.7312公顷。其中住宅用地8.4612公顷,工业用地47.2034,基础设施20.0666公顷。完成挂牌出让土地22宗,完成供地54个项目93.1267公顷。基础设施长吉北线景观绿化带工程绿化全长2500米,宽30米,绿化面积75000平方米,现已完成80%。甲五路排水工程,现已施工完成浆砌石雨水明沟340米、污水管线710米。拟建近期2万吨/天,远期5万吨/天的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厂及集水管线工程现进入设计阶段。同时,完成了北区二期场地平整工程、农民安置新居小区选址规划及南北两区亮化工程的设计。 项目是强区之基、实力之本、活力之源,开发区始终把抓项目作为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以项目促发展、向项目要效益,注重项目建设转型发展,投资规模逐渐扩大,通过项目来实现投资规模的最大化。 今年初,开发区就确定了全年落实建设项目150个、新续(扩)建项目各75个、计划实现新引进项目协议固投50亿元的目标。 今年上半年,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工业平台内新建开工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8.98亿元,总占地面积32.9公顷,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下项目8个,3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8个,5000万元~1亿元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6.69亿元,利润1.84亿元,税金0.57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650人。 续建开工项目51个,计划总投资30.71亿元,总占地面积124.7公顷。其中1000万元~3000万元项目23个,3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11个,5000万元~1亿元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7个,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49.73亿元,利润12.17亿元,税金2.65亿元,安置就业3860人。 新落户项目17个,其中三期孵化基地落户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2.87亿元,总占地面积42.68公顷。其中投资1000万元~3000万元项目3个,3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7个,5000万-1亿元1个,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35亿元,利润2.7亿元,税金0.89亿元,安置就业1200人。 投产项目118个,计划总投资46.2亿元,总占地面积231公顷。其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项目11个,1000万元~3000万元项目61个,3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20个,5000万元~1亿元项目17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6.44亿元,利润9.35亿元,税金4.27亿元,安置就业8700人。截止目前,开发区这些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许多大项目都已经逐步投产达产。 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服务环境、全面开放和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正吸引着四方名企翩跹而至,为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开发区已从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商引资”理念,将优惠政策倾向投资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的项目,将目光盯准科技含量高、地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将精力聚焦在产业特色鲜明、关联度大的项目。对于小包装、小木业、小危化项目以及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投资能力不足、纳税少(垧均用地纳税额难以达到50万元)的项目严控入区。5月份开发区研究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的会审制、准入制,用制度规范了新引进项目的投资实力、技术水平、产出效益等,项目引进真正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阶段。对项目引进确定了新的入区标准,构筑了环保、产业政策、税收三个关口,明确了加工业、小包装、小化项目不再准予入取。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在采取跟踪招商、会展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的基础上,适时整合招商资源,集中力量盯住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特别在引进国内500强企业上已取得新突破。 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区不断加大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和深度。为适应快速发展和区域竞争的需要,开发区上半年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新增设了市法院、市检察院驻区机构,以保证越来越多涉法问题的顺畅解决。 在创新用人机制上,开发区打破用人的条条框框,敢用能人、善用能人。随着建设生态新城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宽广视野、前瞻眼光的拔尖人才,更需要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实战干部。特别是在专业人员的任用上,不拘一格用人才,实现管理、规划、招商、外宣等各方面人才的专业化。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开发区对项目建设手续流程进行了再梳理,使服务质效全面提高,投资软环境更加优化。他们重新确定了《项目入区及手续办理流程》,更加科学规范了办理流程时限及考核备案方法,使投资者、项目责任人、手续办理部门对接、协调更加明确;同时,按照项目提质要求,出台了新的对项目开工建设、生产扶持政策,建立了新的资质机制。把项目建设各方的兴奋点、关注点、落脚点都聚集在项目质量上;对各部门新的考核办法更具广覆盖性、针对性和好操作性,招商部门、服务部门、农村工作部门既有利益上的联系,又侧重了各自的本职工作。新的机制建设、机制创新,使全区上下思想认识达到了进一步的统一,转变开发区发展方式,推进滨湖生态新城建设,提高工业项目质量成为全区的共识。 在增强服务的内涵方面。开发区根据发展需要,加强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实行了领导班子成员及职能部门长期联系企业制度,开展对企业的服务需求的调研。在企业用工平台搭建等问题上,开发区能搭建的开发区搭建。上半年开发区共组织园区企业用工招聘会2次,为企业解决用工500人;组织邀请工商、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到开发区现场办公5次,增强了服务内涵,提高了办事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开发区着力强化职工的思想建设,不断增强开发区的跨越发展实力。首先,开发区强化了班子建设。按照各自分工职责,做到担责任、领任务、抓进度、保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人干、有人管。其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职工驾驭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提升协调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在思想建设方面,开发区要求全区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加快“两城两区”发展建设上来,倍加珍惜当前的大好形势,创造性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同时开发区党工委组织开展了“开发区需要怎样的我”的大讨论活动,通过这样活动的开展,使开发区的每一名员工从思想上更加明晰了责任观念和责任意识。此外,开发区还不断加强开发区机关党工委和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重点向非公有制领域延伸,制定下发了《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工共建意见》,指导企业做好企业支部组建等基础工作,引导企业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提高了党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不断推动开发区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区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拓宽招商信息,健全招商网络,优化招商方式,坚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项目集聚向产业集聚转变”,重点项目重点追踪,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提升开发区的区域投资价值,提高开发区的集聚、示范与辐射效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发区对今后的工程建设制定了初步规划。计划成都大路与甲三路连接桥工程拟建长26米,宽50米,面积1222平方米的连接桥一座,投资500万元;改迁中机北方10KV供电线路工程:改迁供电线路300米,计划投资54万元;完善园区亮化工程:完成路灯安装1300盏,计划投资1800万元;北区1.78平方公里给水管线工程:给水管线长度9000米计划投资400万元;北区1.78平方公里供电线路工程:架设供电线路9000米计划投资300万元;1.78平方公里场地平整工程:土方120万立方米,计划投资2000万元;绿化工程:南区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00万元、北区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000万元,共计投资2600万元;新农村建设工程:占地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计划投资200元/平方米,共计投资1000万元。 在招商引资政策上,开发区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内涵为重点,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和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无条件地全力服从、配合、支持外来企业的投资、建设、发展,切实创造良好的招商、亲商、安商和富商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劳动就业率,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及时排查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在已经绘就的宏伟蓝图上,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正用大手笔打造九台市经济新潮流的基地。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财富传奇,站在“两城两区”建设的新起点上,长春九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再次扬帆远航。 九台市电视台记者:陈阳 李高阳 报道 责任编辑:张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