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过去一出门就迷糊,现在不犯愁了!”在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居民孙继春向记者展示胸口佩戴的二维码。这是长山花园社区为60岁以上老人配备的专属防走失二维码:打开手机扫一扫,姓名、家庭住址、过往病史等信息呈现眼前。社区还成立了专职养老服务队,打造“十分钟助老服务圈”。孙继春的老伴、老党员刘凤霞主动包保起7位独居老人的健康监管工作。如何解决老旧散小区基础设施先天不足难题?“首先得发挥好基层党建的作用。”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认为,这是基层治理的“牛鼻子”。长山花园社区将党的基层组织建在楼宇,建立10个楼栋党支部,成立了14个单元党小组,构建起“社区党委—楼栋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党员家庭户”党建工作体系。“依托党组织,我们在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中选拔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14支志愿服务队,为居民开展全方位服务。”吴亚琴说。今年以来,宽城区在推广长山花园社区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划分578个网格,组建了1.7万余人的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队伍,党建引领,“三长”联动,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机制创新 解决矛盾问题在基层在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友谊花园小区,一处红顶的亭子格外显眼。这里既是小区群众休闲、纳凉的地方,也是小区的一处“百姓说事点”。小区党支部书记胡殿才介绍,这个“百姓说事点”也是矛盾调解工作室,由党支部牵头,业委会、业主、律师、民警多方参与,专门解决居民的各类纠纷。2011年以来,宽城区共建立“百姓说事点”464个。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矛盾、问题,都能到“百姓说事点”讲个理儿,获取便捷、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近3年来,宽城区通过“百姓说事点”收集、调处矛盾纠纷1700余件,举办法治宣传活动百余场,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宽城区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友谊花园小区和宽城区大多数老旧小区一样,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由胡殿才等老党员发起,小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业委会,实施“自助物业”。“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每户每年收360元物业费和120元停车费,每一分支出都会公示。”胡殿才告诉记者。智慧城管 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欣园街道一处400平方米的房屋内,一块长4米、宽2米的LED屏幕正实时切换画面。街道工作人员翟岳紧盯屏幕,熟练操控电脑,时不时进行着记录。“这里是我们街道的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别小看这块屏幕,全街道13个小区、20个园区的画面全都能看到。”翟岳说。王珊调解小区停水事故,就是最先从这块屏幕上发现的问题。如今,这块屏幕还连接了“巡街宝”巡逻车、无人机等设备,基本做到了对辖区内的全时全域“智联覆盖”,实现了“发现问题—派遣任务—出勤解决—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的闭环管理。欣园街道是宽城区打造“智慧城管”的生动注脚。宽城区自2018年成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以来,至今共采集、受理案件17.1万余件,结案率达84.07%。“基层治理越细致入微,百姓日子才能过得越宽心。我们要用务实的作风、更加精细化的措施去对接百姓需求、回答时代考题。”宽城区委书记李炜姝说。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九台区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栏目,对长春市九台区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关注报道,充分展现了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党建引领,拓展志愿服务工作新路径一是建立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新体系。依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组建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志愿服务总队,下设科技科普、教育关爱、平安法治等7支志愿服务分队,通过“志愿吉林”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和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将全区51000余名实名注册志愿者纳入统一管理,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8600余场次,常态开展志愿服务的村和社区覆盖率达100%。二是探索“支部+志愿”发展新模式。依托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发挥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对全区社会志愿组织的具体联络指导作用,成立长春市九台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支部分别设在九台区仁爱志愿者协会和九台区道德传承志愿者协会等4家优秀社会志愿组织。三是营造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新氛围。区级领导带头开展扶贫、敬老、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穿上红马甲,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商环境改善、助农秋收、人口普查等项工作中。坚持项目思维,实施志愿服务工作新举措一是建阵地,定制度,项目孵化有保障。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基地共1000余个阵地,全部作为志愿服务活动场所,用于志愿服务组织会议、培训、排练等用途。二是引竞争,重评估,项目推进有劲头。完善志愿服务项目一系列具体规章。挖掘精品项目20个、储备潜力项目130余个。组织力量对精品项目进行宣传推介和再提升,“理论转换厨房”项目在全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会上进行充分展示,“暖冬行动”项目获评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拥抱春天 与爱同行”助残项目获评长春市“日行一善 德润长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示范奖。三是塑品牌,育骨干,项目发展有希望。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库”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人才库”,吸纳实践中心级精品项目160余个,实践所站级精品项目410余个;涌现“最美战疫志愿者”、“最美青年志愿者”等优秀志愿者300余人。重点扶持和发展“理论转换厨房”“文艺轻骑兵”“善满助残”“微光助学”“文明城市志愿测评员”在内的一批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加强能力建设,激发志愿服务工作新动能一是策划力持续提升,主动助力提效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设计了“爱心助农”、“五美服务乡村行”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了“绿水青山志愿红”、“帮春耕、助秋收”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服务力不断优化,惠民利民有办法。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云平台”作用,组织全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参加“云平台”使用培训会3次,培训330余人;组织3期农民骨干培训班,培训民间志愿者2000余人。三是动员力显著增强,关键时刻起作用。年初疫情严峻时期,及时组织动员各级各类12000余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就近就便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志愿者参与卡点值守、消毒杀菌、秩序维护、跑腿代购等工作。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150余人,第一时间深入到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为医院提供卫生保洁、物资运输等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2020.12.4
长春市委宣传部项目窗
https://mp.weixin.qq.com/s/pXhwRUaJpeU2BjJNerDs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