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 阔
二十家子村党总支书记张阳阳在厂房内查看粉条晾晒情况。 姜阔 摄
“今年种的10公顷土豆示范田,产量能达到750吨。”近日,九台区纪家街道双杖子村党总支书记胡爽和技术负责人陈元福来到田地里查看土豆长势,一垄垄长势良好的土豆正值盛花期,远远望去,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图景铺陈开来。
其实现在土豆的根上已悄悄长出大小各异的土豆,7月下旬,将是这片土地收获的季节。 “特色产业更要有好销路。多渠道销售让农户种田更放心,收益有保障。”胡爽说,小个头的土豆在市场上卖不上好价钱,他们与当地制作淀粉的企业合作,使土豆销售再无后顾之忧。明年,双杖子村将扩大示范田种植面积,并与企业签订单进行土豆销售。
今年,双杖子村计划将50万斤的土豆销售给制作淀粉的企业,企业将土豆制作成淀粉,二十家子村的土豆粉条原料正是来源于此。
走进位于纪家街道二十家子村的家瑞农产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粉条加工的景象:加工车间内热气腾腾,和好的土豆淀粉随着有节奏的捶打,十几根粗细均匀的白色粉条从漏瓢的圆孔不间断地落进锅内,经过开水的快速沸煮,自动进入链条机,过程丝滑流畅……土豆从长在地里到做成粉条端上餐桌,身价连翻数十倍,粉条的加工生产已然形成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2023年,二十家子村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立足于产业发展,村里成立家瑞农产品有限公司,用于农产品生产、销售,并对粉条厂房修整改造,将原有厂房扩大至350平方米,增加一条粉条生产线,搭建冷库以及晾晒区域。
“以前,村里加工粉条只能在土豆收获后的20天左右,每年产量不超过4万斤。”二十家子村党总支书记张阳阳说,如今的粉条生产线,彻底打破原来只能秋天生产粉条的季节性限制,做到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今年,二十家子村有了更高的目标:计划生产粉条15万斤。
从开始的粉条作坊到如今的粉条车间,二十家子村村民李东升亲眼见证着村里粉条加工产业越做越大。“我们村的粉条在周边可出名了,以前都是人工制作,现在使用粉条生产线能节省不少人力。”李东升一脸骄傲地说。
以往完全靠人工生产粉条,每天产量不超过2000斤,如今,完整的粉条生产线,在保持原有特色工艺的同时,全天可生产将近5000斤粉条。产量上去了,损耗降低了,二十家子村的粉条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从种植到生产,从土豆到淀粉,从淀粉到粉条,二十家子村粉条串联起产业的发展。今年,二十家子村瞄准新目标跃跃欲试,将粉条产业开发延伸,制作添加菠菜、胡萝卜的养生粉条;注册二十家子粉条商标,打造品牌,进行条码溯源;充分利用“互联网+”为粉条销售拓宽渠道,做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我们将依托粉条这个优势特色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张阳阳对于未来充满信心,以粉条加工销售为产业引领,逐步发展乡村游、酱菜等产业,不断开辟强村富民新路子。
编 辑 : 孙悦